记忆中的秋天总是带着收获的问候。

  金秋九月,名峰生态度假村的采摘大棚里热闹非凡。游客们拿起手提篮子,踮起脚尖儿,伸手摘下一颗颗成熟的果实,吃得津津有味。顶花带刺的小黄瓜、浑圆发亮的西红柿、鲜嫩水灵的西葫芦、青里透红的大辣椒、锋芒毕露的秋葵……他们采摘品尝、摄影留念,欢声笑语不断。

  “我们这里山地平原兼具,果树成林、蔬菜丰富,山野间的果蔬鲜嫩无比,自己采摘更是滋味儿十足。”名峰生态度假村经理邱博洋告诉记者,除了生态农业,该度假村已发展为集休闲娱乐、保健养生、餐饮旅游、会议接待、拓展训练、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度假村,是吉林市休闲农业十大景区之一,被游客誉为“世外桃源”。

  乡村旅游拥有生态、农业、乡土文化等资源,具备天然的融合性。随着旅游业“跨界”发展的不断深入,乡村旅游的这一特质日益显现。桦甸市积极发挥旅游产业关联性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做足“旅游+”文章,有效推进乡村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文化”,文旅融合。桦甸市的乡村旅游既有“土味”,更有“品味”。他们突出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非遗文化,积极推动苏密古城唐渤海国文化、苏密沟朝鲜族文化、枫雪部落满族文化、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东北木帮文化、夹皮沟采金文化等文化传承,抓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文化的加持下,乡村旅游产业底蕴深厚,特色突出,“含金量”更足,随之而来的是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文化产业枝繁叶茂,茁壮发展。

  “旅游+工业”,工旅互通。深入“饭姑娘”“眼镜小猫”等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参观工厂,一睹规模化生产基地风貌;去“中国黄金第一矿”夹皮沟金矿了解千余年的采金历史;前往林业博物馆、东北民俗展示馆感受木帮文化和林业文化的魅力……桦甸市加快推进传统采掘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产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加快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扶持一批工业旅游示范企业,开发了出彩农业饮品等几十种旅游商品。

  “旅游+农业”,农旅互动。依托中国长白山林蛙之都、国家野山参标准化示范区等农业品牌资源,桦甸市开发建设了一批旅游名镇、民俗村和农家乐项目,促进了农旅融合、农民增收。桦郊乡红星村“知青旅店”、晓光朝鲜族民俗村“民俗游”等一大批以农业为终端的特色旅游项目先后涌现,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桦甸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亮点。

  如今,“旅游+”被桦甸市各个乡镇和乡村奉为至宝。“旅游+冰雪”,将冰天雪地转换为真金白银;“旅游+乡村”,把古村落、古民居变成旅游的产品;“旅游+红色”,将巍巍森林同36处红色战迹地遗址相结合,变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有“旅游+影视”“旅游+体育”“旅游+摄影”等,可谓百花齐放,乡村旅游为桦甸各产业繁荣发展注入强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