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不再开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和备案工作的通知》,确定了未来文化和旅游部不再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进行认定和复核工作。旅游规划资质不再是行业进入的门槛,那么未来旅游规划行业该如何走呢?

  笔者认为,取消旅游规划行业的资质认定和审核,实际上是文化和旅游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大举措。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综合的行业,原本的旅游规划资质形成的准入门槛,事实上限制了旅游规划行业的多样化、纵深化发展。未来旅游规划行业的发展必然朝着一体化、根植化、纵深化发展,向着专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行。

  一体化:沿旅游项目产业链发展 打通空间与市场

  一体化就是从产业链发展或者是项目开发的流程入手,由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设计咨询环节向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全产业链或者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进行拓展,尤其是打通旅游与空间之间的产业链条,实现旅游规划的“市场+空间”的一体化。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全产业链,指的是从前期策划与概念规划、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再到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甚至到施工与运营的一条龙服务。

  旅游开发涉及空间内容的审批权在自然资源部,与空间相关的两个资质——城乡规划资质、建筑设计资质,在整个的旅游项目的落地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而言,从规划的完整性来说,要做到规划初步的用地布局,就需要打通城乡规划资质。如果还要负责或参与施工,就需要更多的资质。

  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概念就可以打天下的时代了,这也是纯营销策划派在市场上越来越式微的原因,光有概念,却不落地或者无能力落地,越来越难打动甲方了。任何概念,必须要有足够的细节及资源支持才能保证落地。地方需要的是落地成功的项目,而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概念。

  由此,旅游规划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全产业链模式。未来的旅游项目,会有越来越多的全产业链委托型项目出现,那就是策划、设计、申报、施工,甚至运营一体化的项目出现,甲方不希望一件事拆分为若干公司的业务,而导致各个环节互相冲突,尽可能贯彻一个理念的全产业链规划设计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有助于保证项目的统一性。因此,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将会成为未来的旅游规划企业的探索方向。

  根植化:精耕区域市场 拓展长期业务

  根植化发展,是指旅游规划企业根植于区域市场,成为区域长期合作开发商,伴随区域的旅游成长而发展,并结合区域发展模式,向其他地方输出旅游发展模式,拓展相关业务。一方面是从产业链进行的拓展,另一方面则是从企业的市场空间范畴进行。

  以往一些以旅游总体规划及A级旅游景区开发业务为主的旅游规划企业,以套路化、雷同化的业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拓展,业务深度没有发展,同时对地区的发展探索也浅尝辄止,往往简单的调研考察之后就是流程式地出规划文本、图样,套路式地提出方案,所做规划对于地方的指导作用非常小。

  这种情况在未来将会难以为继,一方面是各地的旅游发展存在巨大差异,按照原有的流程化套路化旅游规划,会越来越被地方抛弃;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部门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需要更加贴合自身需要的旅游规划,就需要规划团队在当地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政府部门也趋向于开始给熟悉的团队以更多的项目,从而解决地方旅游发展的延续性问题。

  因此,未来的旅游规划很可能会成为根植性的市场,某些旅游规划企业将会越来越注重于区域市场,它们或许会从某一个旅游规划项目入手,进而进入某市或某县的旅游项目体系,通过在当地的深入工作,一步步赢得信任,最终成为该区域值得信任的区域旅游规划合作商,成为扎根于区域的旅游规划企业,由此构筑该区域旅游规划项目的护城河。地方政府部门也会喜欢这样的企业,因为它们一方面有着超越地方的格局与思路,另一方面又长期服务于地方,使得规划有延续性,更具操作性。

  扎根区域市场模式能够加深旅游规划企业与区域的联系,随着项目越做越多,对该地的了解也会越来越深,未来获得的项目也越多,并让当地成为旅游规划企业的理念实践基地。未来这些实践还可以在全国的其他区域进行复制推广。中小型旅游规划企业可以逐渐地向这方面进行转型,选择合作条件好,本身基础好的区域,尝试深耕,与旅游区共同成长,让旅游区成为自己的经典案例,为向全国其他地区输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创造条件。

  深耕式:做深某一领域 成就“特新专精 ”

  深耕式发展,就是在文旅的某一个领域做深做精,在某一个领域涉及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很好地解决,从而成为文旅某一领域的特新专精企业。

  中小型团队还可以选择的一个方向就是深耕某类主题产品。传统以旅游总体规划为主导业务的旅游规划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业务空泛,抓不住地域特色,对于主题产品的了解也是流于泛泛。因此,在真正解决文旅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自身的能力或许还不如提出问题的甲方。因此,规划企业不妨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做深做精某一个领域的产品,不论是在亲子、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演艺等领域,还是在不同类型的景区项目提升方面,深耕单品都能够活得很好,因为中国的市场足够大。但前提是,足够深耕,足够领先。

  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小型团队选择对某一个主题产品进行深耕,例如美国白水公司(White Water)这样的专注于某一个主题领域的公司将会更有发言权。白水公司最开始是生产游艺园设备,然后逐渐专注于水上乐园这一主题,几十年的发展中对水上乐园的设计不断精进,不仅水上乐园的设计愈发专业,而且它们还长于设计、生产、安装水上游艺设备,世界上许多一流的水上乐园设计出自它之手,世界范围内顶尖的水上游艺设备有很多也是由白水公司设计制造。白水公司不断拓展在水上乐园这一主题领域的想象力,而许多顶尖的水上乐园不论是新建还是提升,往往把白水公司列为首选。这就是专注于一个产品领域的魅力。

  国内也不断涌现这样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文旅企业,比如乡伴文旅在乡村旅游方面在设计、规划、开发到运营的一系列探索,以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为目标进行规划,并提出乡村未来社区的改造模式。从当地居民的需求出发,重塑当地的社区功能,注重各类人群获得感和业态可运营性的提升。尽管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至少是乡村旅游方面的一个典范。

  另外可以看到,我国部分大型专业化文旅集团本身就在进行单品领域的发展,例如方特集团对主题乐园产业进行开发探索,业务包括主题公园创意、规划、设计和开发,以及工程实践等,形成了主题公园产品领域的全产业链覆盖,这种公司模式未来或许会成为“特新专精”的旅游企业。

  这些特色的、新兴的、深耕的、精深的、专业化的新兴文旅团队将会兴起,它们承载着行业向纵深发展的希望,相信某一天也能够冲出“内卷”的中国旅游规划市场,走向世界。

  随着旅游规划资质的取消,新的一轮洗盘必然会到来,大型旅游规划公司依靠资质获得的竞争优势将会丧失。而失去资质保护的某些大型旅游规划公司必然会承压,业务的竞争压力加大,精英团队的出走创业等都可能发生,转型已迫在眉睫。而中小型旅游规划企业、跨界型文旅咨询企业将会获得机会,一体化、根植性、深耕式的团队将会兴起,未来在每个小的主题领域中都会出现专业小龙头,这些“特新专精”的企业将让我国的文旅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