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6月5日,“现在行动:为了可持续的未来—阿拉善SEE第八届中国企业绿色契约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指出, 当今,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依然没有散去,而推动疫后经济“绿色复苏”、促进绿色低碳(零碳)转型发展已是全球大势所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在书面致辞中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涉及各级政府、各行各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政策支持,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推进落实、实践创新,务实行动。

  解振华表示,企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力军。减污降碳和低碳脱碳相关技术、产业、市场必将成为各国既展开角逐竞争又推动合作共赢的重要领域,建议大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合作、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长补短,通过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壮大自己,同时,促进全球绿色低碳发展。

  目前,全球环境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污染和废物三大危机。这三大危机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人类应对这些危机,需要系统、全面、统筹协调、协同推进。

  在谈及如何探索实现全面绿色转型与碳中和愿景的路径时,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指出,碳中和是以实现全面绿色转型为核心,降碳是根本。“必须要把二氧化碳以及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降下来。”

  王毅表示,未来,要建立一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把自然跟经济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包括整个经济体系的产业结构调整,要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主要是把高耗能的行业逐渐淘汰、升级。同时创造更多新的绿色低碳甚至负碳的产业。同时,要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其中包括对化石能源的结构调整,降低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立一个高比例、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此外,还要构建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格局、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共享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体系。

  王毅指出,企业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需要靠企业来推动,公众也要参与。企业必须要把将来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而非仅仅财务绩效的价值理念、投资策略和评价工具)环境责任和治理体制构建起来,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同时要更好地探索零碳发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对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是缺乏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业知识,必须要有专业的指南、方法和指标作为参考,才能确保企业在此方面决策和行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论坛现场,阿拉善SEE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共同发布了《企业生物多样性绩效规划与监测指南》(中文版),向有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企业提供了方法,从企业全局的管理视角出发,引入国际前沿的工具和方法,为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宏观管理提供框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