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城市中心物种基因库 走进红树林生态公园

2017-09-09 09:09:00来源:深圳新闻网

  红树林生态公园航拍视频。

  红树林湿地保护区。

  深圳新闻网9月8日讯(记者 何静 邓涛 黄思凌)它被人们俏皮地称为“深圳湾的一把小钥匙”,既管理着深圳湾红树林滨海湿地的生物廊道,也守护着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生灵。此外,它还是一把开启公众亲近湿地、了解和学习环境保护之门的小钥匙。它就是——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飞越福田》 园林系列第三期带你走进这个集生态修复、科普教育、及休闲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

  专业机构+社会化参与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2012年开始筹建,2015年12月开园,是一家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市政公园。这个只有38公顷的公园,面积虽然不大但位置特殊。红树林公园西边紧临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边一河之隔的对岸是属于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从生态地理位置上来说,公园生态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深港两地两个自然保护区的生境。

  2015年12月,全国首个由民间专业环保机构红树林基金会(MCF)(以下简称MCF)托管的生态公园开园。它以“生态立园”为宗旨,开创了“政府部门+专业的管理委员会+社会组织”共建的创新管理模式。从那时起,生态公园就开启了社会化参与的保护和教育之路。

  生态公园在改造之前,环境非常复杂。改建后,这里被打造成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生态环境。基金会常驻生态公园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根据2016年监测到的数据,公园共发现植物307种,昆虫109种,鸟类83种;两栖动物7种、爬行动物6种,水生动物11种,是城市中心的物种基因库。

  据MCF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更匹配“生态公园”的称号,生境提升是保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生态公园现有环境——包括地形、位置、植被分布的实际情况,并依照计划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水质监测、规划功能分区,实施提升计划,逐步恢复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

  除进行专业保育外,MCF每年定期招募企业及社会公众志愿者团队,在生态公园南北区参与外来物种清理和科学地进行红树林复种行动,公众参与参与让保育工作深入人心。

  生态保育+生态系统功能

  红树林生态公园的北边就是人流穿梭的城市核心区和住宅区。因此,它也是周边市民日常休憩的去处,每到清晨和傍晚有很多周边居民会来到这里跑步、打太极。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公园日流量近5000人。

  生态公园既有让社区居民休闲的功能,也有生态保育和生态系统恢复的功能。公众环境教育则让这两者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通过公众教育让市民了解或直接参与到公园的保育工作中。

  在自然教育方面,MCF与政府单位合作共建了6个自然教育中心/自然学校,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和亲子家庭开展环境教育。每周末在导览志愿者的带领下,市民们了解生态公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一些重要的环保节日,公园还开展“红树复种”、“亲子乐捐嘉年华”、“清理外来入侵物种”等教育体验活动。2017年6月,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获颁“深圳市环境教育基地”,这是对生态公园自然教育工作的肯定。

  生态公园是人们休憩放松的地方,也是鸟儿、游鱼、昆虫等野生动物和各类植物的家。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自开园以来,市民私自放生、随意摘折花木、投喂和带宠物入园等问题却屡禁不止,不仅给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带来困难,也对公园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不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对于这一片动植物的天堂,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加以爱护,让它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态公园”。

编辑: 果君
关键词: 生态公园;MCF;城市核心区;红树林湿地;生态地理;外来入侵物种;生态系统功能;生态保育;物种基因库;绿色文明

城市中心物种基因库 走进红树林生态公园

红树林生态公园西边紧临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边一河之隔的对岸是属于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